上一页|1|
/1页

主题:节后“用工荒”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发表于2011-02-12

“转型升级”不仅是沿海经济经过十数年长足发展之后“脱胎换骨”之必须,更是对“用工荒”的未雨绸缪,同时也是有效化解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根本途径

春节假期刚过,“用工荒”重又成为媒体报道的重点。如本报昨日报道,正月初七第一个上班日,杭州市外来务工服务中心开门,405家企业提供1万多个岗位,而到场的外来工却只有600来人。当然这也并非杭州以及浙江独有的现象,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发达地区,都普遍面临“用工荒”难题。

相信再过几日,比如正月十五之后,将有更多的外来工自农村返城,“用工荒”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但一个新变化不容忽视,那就是在外来工与用工企业之间,双方地位的强弱之势已经悄然互换——这种互换首先呈现为外来工找工作时的悠闲心态,他们不再急着返城,不再数十人去争抢一个岗位,每个人脸上似乎都写着“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几个字;而与外来工的悠闲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用工企业的抓狂。

面对“用工荒”,许多企业纷纷推出“高薪”、“高福利”、“优化员工工作及生活环境”、“建立企业文化”等举措。这种现象让人欣慰,它从一个侧面说明,“用工荒”对于提升企业层次、保障劳动者权益也有其正面意义。但需要清醒的是,上述这些举措,以及很多人主张的户籍改革、让外来工享有与市民平等的权利等,对于“用工荒”而言,都只能济一时之急,却非长远或根本之计——在农民工数量相对固定,而中西部等主要劳动力输出地,其“劳动密集型”企业也已蓬勃兴起的当下,“用工荒”只会越来越加剧;如果把眼光放得更远一些,随着中西部经济的发展、农村教育状况的改善,只能被迫从事简单劳动的农民工数量将会越来越少。

怎么办?四个字:“转型升级”。就具体的企业来说,是升级生产模式,创造新型产品;就一个地区的大局而言,则是转换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不仅是沿海经济经过十数年长足发展之后“脱胎换骨”、“登堂入室”之必须,更是对“用工荒”的未雨绸缪;“转型升级”同时也是有效化解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根本途径——唯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摆脱“劳动力密集型”模式,由传统向现代、由低端向高端转型,才能从根本上促使市场为大学毕业生提供越来越多的岗位。

遗憾的是,我们喊出“转型升级”的口号久矣,而面对越来越加剧的“用工荒”又必须承认,我们在“转型升级”上还远远未见成效。对此,那些陷入“用工荒”的企业需要冷静思考如何改弦易辙,而作为政府则需要反思,还有哪些服务不到位,哪些政策没落实,哪些制度尚需改善。对于具体的企业而言,是否“转型升级”属于市场中的自主选择,而政府则需要给它们一个好的制度环境,给它们更多的出路,比如向民营企业开放更多的经营领域。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