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2|下一页
/2页

主题:30-80年代的儿童房追忆 那些年一起住过的房子

发表于2013-05-31

    30年代 儿时住房就是昏黑小泥屋

40年代早期甚至30年代出生的老人,他们经历了太多,年少时光大多是在贫穷中度过。



 

 

发表于2013-05-31

房屋昏黑也舍不得点油灯

已过古稀之年的曾婆婆,安祥地坐在一棵大榕树下纳凉。虽然目前她早已跟着小儿子一起生活,但她孩童时住过的老房,随着她的回忆所做的描绘,跃然纸上。

 

发表于2013-05-31

“矮泥屋,盖瓦砖,非常昏暗,”这些是曾婆婆对自己儿时住过的房子的描述。她回忆称,比起现在的房子,当时家里的房子也不算小,用泥土隔开每一间房间,生火煮饭的地方,以及粮食仓库。她说,当时家里的客厅比较大,但摆在客厅的大部分东西是生火的木材或是粮食,“基本上家里会优先把这些精贵的东西放在好的位置,而我跟两个弟弟挤在最里屋。”

发表于2013-05-31

到了晚上,如果月光比较亮的时候,一家人会坐到门槛上吃饭,“那时大家点的是煤油灯,非常的珍贵,一般舍不得点。除非是一家人需要在大晚上办一些事情,才会点上一小段时间。”

发表于2013-05-31

小泥屋里更多的是农具

曾婆婆说自己没读过书,家境贫困把她推进了挣工分的行列。家里5口人,仅靠父母出集体工挣工分维持全家生计,困难重重。所以她不到十岁就去生产队“挣工分”了,“当时我们一个孩子能挣的工分很少,大人有10多工分,我们小孩子劳作一天只有3工分,但不去劳作,光靠父母的劳作一家五口根本吃不饱。

 

发表于2013-05-31

“3兄妹中我最大,除了要带弟妹,无论是挑秧、挑粪等重活,还是插秧、割禾等难活,积肥、施肥等脏活,我都要干,早出晚归,风雨无阻。”

曾婆婆说,从她有记忆以来,小时候的所有记忆都是农活,跟弟弟挤着睡的房间里,除了有一张破旧的木床,其余就是务农用具,此外也就没有什么东西了。

 

发表于2013-05-31

50年代 四兄弟同挤一屋有苦也有乐

当年,没有现在的商品房,人们的房子大部分都是自建的平房、土房,面积不大,家居简陋,国家政策鼓励生育,每家每户都有很多孩子,因此小小的房子里,有时甚至连睡觉翻身都困难。但是,这样的小房子,却是热热闹闹的。 



 

 

发表于2013-05-31

四兄弟同挤一床很热闹

如今泛着古旧气息的坝头村落,格局仍停留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自小在坝头村长大的詹阿伯,如今虽把儿时居住的老房租与他人开店使用,仍不时散步于此,回望那段童年时光。

詹阿伯回忆说,父母在自己小的时候就去了广州,自己是家里“老幺”,所以父母从小学就把自己带去了广州读书。“跟父母去一趟广州,几个月才能回来一次东莞,家里的哥哥们是在异地的我最想念的。”

 

发表于2013-05-31

小的时候,詹阿伯与3个哥哥住在一个爷爷盖的平房里,“最难忘的是我上学前还没离开东莞的日子,我们四个人横七竖八地倒在床上,那时大哥读的书最多,听的故事自然比我们多不少,每晚睡前我们四人都会叽叽呱呱地说上好一阵子,好不快乐。”

詹阿伯说,坝头村以前的河比现在的宽多了,摸鱼抓虾基本充盈着他的夏季时光。一个村,村民房子分布比较密集,小孩子自然多邻里小朋友一同玩耍,这也是詹阿伯呆在省城的几年时间最为念念不忘的。

后来,詹阿伯回来村里任一名小学教师,几十年过去了,如今他也退休了,跟着儿子住进了自建的多层楼房里。

 

发表于2013-05-31

姐姐出嫁后才有私人空间

家住道滘的叶伯,回忆起儿时的住房,同样感慨“苦中带乐”,“那时大家住的都是矮泥房,各房间并不像现在这样功能分明。”说起儿童房,叶伯说也是跟着儿子去看房买房才知道这样一个名词。“我们小时候都没有自己的房间,几兄弟姐妹挤在一起,等到我逐渐有了点私人空间,还是几个姐姐出嫁后。”叶伯还说,虽然现在的房子有了单独的儿童房,但孙子还是跟自己与老伴睡同一个房间,“这样照顾起来也方便,否则隔了个房间,半夜有个什么需求,我们都不知道,要等他大了,就可以让他独立在房间学习跟休息了。”



 

 

上一页|1|2|下一页
/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