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丧家犬如何成圣人

发表于2011-02-14

他印证了一个民族,是如何的反复无常;一个社会,是如何的急功近利;一个国度,是如何的曲戾乖张;一种政治制度,又是如何的鲜廉寡耻。生前他想从政,不过仁途不顺,游走于各国之间,兜售他的政治理念,但不是被排挤,就是被打压,甚至有时候他的学生,都在怀疑这位夫子的水准与能力。

颠沛流离之中,窘困潦倒之时,他自嘲为“丧家犬”!

齐景公问政于他,他回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请注意这八个字,相当精炼地总结出中国社会的架构与伦理关系,但是被另一位著名的中国政治家晏婴所驳斥,遂不被采纳。他在鲁国从政——这是他的家乡,得意之作是奋然面对强齐,据“礼”力争,不但以弱小之身,赢得尊严,还促使齐国归还以前所侵略的鲁国土地。但是他想重树君威,打击权臣,却受到三大家族势力(叔孙、季孙、仲孙)的强烈反扑,后以失败告终,他的政治生涯也到此结束。

孔子令儒家文化大放异彩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他在教育及学术方面,却成为宗师级的人物。在学术方面,他整理了上古流传的诗歌,编纂修订成今日所流通的《诗经》;他又根据鲁国的史书编辑了《春秋》,褒贬当时各类时事,其笔法精炼,多一字不能成,少一字不能减,文辞简约而旨意广博,被誉为是春秋笔法。在教育方面,他是我国私人授徒讲学第一人。在他之前,学在官府,但他兴办私学,广收门徒,弟子约有三千,把教育对象扩大到了平民,把文化知识传播到民间,这在我国教育史上,实在是个创举。我们现在所熟知的“温故而知新”、“有教无类”等语,就出自于他言下。所以他也被儒家学徒尊称为“万世师表”。他的弟子颜渊说他:“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他的自我陈辞是:“其人也,学道不倦,诲人不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历史悠久的儒家文化在他手中,终成气候。及至汉武帝时期,经卫绾录取的董仲舒开始着手力推儒学,罢斥别家,百家争鸣的时代遂成绝响,中国政府遂开始对儒教进行政治性解读,使其成为统治的工具。儒家思想与权力捆绑,在时代的嬗变中互为勾用,遂在后面的2000年中,定为一尊,成为中国人精神国教,文化圭臬。孔子生前没做成的事,终由他的门徒在后世完成,他理应感到欣慰。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