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住建部在向谁妥协?

发表于2011-08-31

昨天上午,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珏林表示,限购措施出台的程序是:首先住建部给出标准,地方根据自身情况上报部里,地方出台相关措施。“是地方发布自己的限购政策和措施,而不是住建部指定的,住建部督促地方出台。

今年因为一二线城市限购,导致了两个结果,一是一些城市的成交量急剧下滑,而同时在春季,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因为一二线城市的限购而大受益处,首先是三四线城市不但迎来了大量的“返乡置业者”,同时也因为成交量的增大,导致三四线城市的房价补涨,有人甚至惊呼,三线城市房价直逼二线城市。这其中的原因是不言而喻的,在供应量不变的情况下,需求急剧增加势必会引发涨价风潮,这样由于三四线城市的补涨,实际上会再次推动一二线城市房价上涨,虽然我们看到7月份房价上涨的城市及房价上涨的幅度都在收窄,但是这其中不真实的情况存在,比方说北京就是在统计方法上做文章的——今年北京房价统计采取的是普通商品房统计数据,而那些高房价的被排除在外了,所以才会有七月份的北京房价出现下降8.71%的数据出来,至于说其余房价下降的城市数据是怎么回事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房价下降这本身就不是政府的初衷。

发表于2011-08-31

原来房价上涨都是一二线城市首先上涨,特别是北上广房价上涨然后带动二线城市房价上涨,慢慢传递给三四线城市的,是属于拉动性上涨的。这次因为一二线城市限购致使大量的因为被限购者“返乡置业”之后短时间内出现了快速补涨的之后,人们惊呼三线城市房价直逼一二线城市,那么一二线城市的房价还会按兵不动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住建部才发出了对于二三线城市中房价涨幅过高的城市也实施限购措施,并且给出了限购的名单与时间表。

发表于2011-08-31

笔者对于此种说法持怀疑态度。从2003年开始“国六条”之后,国家对于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一轮紧过一轮,但是效果怎么样大家有目共睹,经过对历次调控认真分析之后,我得出这样的结论:正是不停的调控才致使房价上涨到现在的水平,如果没有调控房价根本上涨不了这么快。原因其实很简单,每次调控大家都抱着房价必降的信心,然后持币观望,几个月成交量下滑,然而虽然在部分消费者持币观望之时成交量下来了,但是房价依然没有下降的趋势,这样大家都憋不住了,一齐涌向市场,需求在短时间内爆发,开发商感觉到访客增多及成交量的上长马上涨价,消费者看到涨价之后都加入到抢购的大军,恐慌性购房在每次调控失败之后都会出现,报复性涨价是每次调控的表现,这样经历一轮之后再次调控,循环往复这么多年,所以房价飞涨。这就是所谓的蓄水池效应的必然结果。

发表于2011-08-31

这次调控也不例外,虽然从去年四月二十四日第一次调控“坚决遏制房价过快增长”但是依然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这次住建部试图把限购扩至三线城市。那么请问限购之后还有什么措施哪?而限购究竟到何时?限购之后的市场表现你们想到了吗?难道报复性的涨价不会出现吗?

今年春季总理讲到政府今后把重点着重放到保障性住房上面,大家还在叫好“凯撒的归凯撒,上帝的归上帝”然而随后的限购把大家对于政府政策的信心又给扫的一干二净了。其实房价上涨至今天完全是违背市场规律的做法,违背经济规律的做法最终也不会起到正确的作用的。这次住建部把限购的主动权交给地方政府自行解决,这不是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妥协,这是向市场妥协。这也许是一个信号。但是至于结果如何,我们只能拭目以待了。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