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潘石屹为啥感谢邓小平,真相即将揭晓。。。

发表于2012-01-19

上个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据说每年10万大军涌入海南,开始自己的淘金梦和创业理想,潘石屹便是其中之一。从最初的迷茫,到无奈投身砖厂做苦力,到落魄时与冯仑等人相遇,六君子冒险炒地产一夜暴富,再到泡沫到来前及时撤离……很多人在这其中只看到他们的运气和个人判断力,却忽视了海南开发的大背景以及中央给予海南的各种优惠政策。

当时的海南就像美国当年的西部,那里荒芜但充满机遇,是冒险家和梦想家的乐园,闯岛的人一夜间可能成千万富翁,也可能身无分文。但那时的海南不相信眼泪,亦不问英雄出身何处。潘石屹等人凭着冒险精神、对梦想的坚持以及精准的判断力在海南完成了自己的原始积累。潘石屹说自己一直有着深深的海南情结,那里是他梦开始的地方。

2010年6月20日,潘石屹就“万人书写90年代”之海南开发热潮话题接受凤凰网书面访谈,回顾了在海南追梦与冒险的岁月,以及对今日海南的思考。他认为“如果房地产业成为一个地方的支柱产业,就很容易出现泡沫。”

发表于2012-01-19

以下为潘石屹接受凤凰网“万人书写90年代”策划书面访谈内容:

凤凰网:1987年从河北廊坊石油部管道局经济改革研究室辞职,丢下铁饭碗跑到深圳打工,为何又在1989年选择去海南发展?

潘石屹:1987年底,我先是下海到了深圳。在深圳的那段时间,周围人说的都是听不懂的粤语,对于北方过去的人都很看不起而且非常排挤。语言不通饮食也不适应,深圳的生活让我感觉非常压抑。在这个背景下,我去了海南。

到了海南,我从直觉上就很喜欢这个地方。首先它的自然条件太好了,蓝天白云、气候宜人。此外,海南岛的本土文化相对较弱,对于北方来的人非常欢迎,整个气氛都特别自由,使得我在深圳的压抑感荡然无存。但当时的海南可以说是荒蛮的,没有红绿灯、没有电……几乎没有建设任何基础设施,经济非常落后。仅仅是通过“汽车事件”。1984年,使海南的经济经历了一轮发展,加速了它的改革开放。

发表于2012-01-19

凤凰网:“国际旅游岛”战略提出后,海南开始新一轮地产热,也有人担心重演当年悲剧。您怎么看海南这一轮的开发热潮?几年前在博鳌开发“蓝色海岸”项目时,出于什么考虑?

潘石屹:对于海南岛我有种直觉上的喜爱。有一次我去法国的蓝色海岸度假,早晨在海边跑步时,看到那里景色优美,旅游度假十分兴盛,我就想在中国也找这么个地方。想来想去,我觉得在整个中国,甚至整个亚洲,就只有海南有这种美。

因此,我选择了海南博鳌来建蓝色海岸。直到现在,我几乎每年春节都会去海南过,我相信我对海南的这种喜爱会一直持续下去。

发表于2012-01-19

凤凰网:据说,你一生比较服的人不多,其中有邓小平和张欣。邓小平92年南巡讲话对您产生的影响是什么?94年结识当时正在华尔街工作的张欣,她对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潘石屹:我最感激的一个人是邓小平,要没有他的南巡讲话,海南不可能发展,也不可能有我们的今天。我觉得邓小平的复出,对中国的历史确实是一个重新的改写。经济,人们的精神状态,这些方面的变化,以前哪敢想?邓小平复出后,开始开放、宽容,在经济上也很宽松。万元户、百万元户,在这之前根本就没有任何生存的环境。邓小平开创了一个很宽容的时代。他很智慧地提出改革开放。现在我们都知道,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不改革开放就没法儿生存。邓小平在二三十年前就能提出改革开放,这是一条非常对的路。

妻子张欣,1994年我们相识,认识两个星期我就开始考虑结婚了。当时我对外国资本充满兴趣,但不知道怎么做。张欣对中国也有兴趣,但不知从何下手。张欣是改变我人生的最大因素之一,我们是互补的关系。是张欣打开了我的眼界,让我的生活国际化。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