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2|上一页
/2页

主题:先结婚还是先买房 “80后”到底该如何选择

发表于2012-08-10

眼下,“70后”大多已买房结婚,“90后”还未到买房结婚的年龄。唯有“80后”,这个曾经被人称为 “小太阳”、“小公主”的群体,现在大多正面临结婚、立业、生孩子等人生大事。在这一系列刚性需求的推动下,能否拥有自己的“蜗居”,成为附加在这代人身上象征独立生活的重要标签,使他们逐渐成为房地产市场的主力军。
然而面对目前的高价楼市,“80后”们该怎么选择,是一步到位买一套各方面条件都满意的新房作为婚房,还是先买套小户型房子暂时过渡?是先买房后结婚,还是先结婚后买房?如此难的选择,丝毫不亚于选择爱人。

发表于2012-08-10

先房

没有房子,谈结婚会很不现实。所以先买房后结婚,是绝大部分80后最为实际的做法。

高女士 27岁,公司文员

计划在2010年“十一”结婚,现与男友采用贷款方式在城南买套现房,由父母首付,自己月供。

小高是河北保定人,2007年大学毕业为了爱情来到西安,慢慢适应了西安的环境,小高向记者笑称自己已经有陕西媳妇的样子了。面对“先结婚还是先买房”的问题,她丝毫没有含糊:“当然是要先买房子才能结婚,租房子住,永远也安定不下来。”

小高告诉记者,她和男友之前一直都是租房子住。但是随着房价的不断上涨,房租也水涨船高,在经历过几次到处搬家的无奈后,两人决定在西安买房子结婚。“起初,男友的朋友都劝我们说,现在房价这么贵,国家正在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也许明年房价就会下降,到时候再买不迟。可我和男友及他家人都觉得,既然结婚,肯定要用新房迎接新人。所以,不管房价是涨还是跌,在看到合适的房子后他父母立即为我们付了首付。现在我只等新房装修后,做幸福的新娘了。”

小高说,当她签下那一份购房合同时,她的生活发生了“质变”,在外人看来,她“光荣”地成为了年轻的“有房族”;在自己看来,却已经成为了身负几十万债务的“房奴族”。不过,她觉得无怨无悔:“不管怎样,也算有了自己的家。而且以后是自住也好,出租、转卖也好,也算是一项投资。”而小高男友父母的话也许代表了一批父母的想法。他们说:“我们有能力付首付,也不影响自己的养老质量,与其给孩子留钱,不如给孩子留房子,毕竟房子是保值的。同时,让孩子自己付月供也是为了加强他们的责任感。”

发表于2012-08-10

尹先生 30岁,工程师

3月份刚刚在北郊买了一套87平米的新房,希望能在2011年结束恋爱长跑,与女友结婚。采用贷款方式,独立还款。

“不是大家太实际了,而是中国的传统就是盖房子娶媳妇,只不过以前大家住平房,现在住楼房而已。房子,就是通向结婚道路的敲门砖。”

尹先生2008年初因工作变动到西安工作,老家在咸阳。当初女友也在咸阳工作,经双方父母合计,在当地买了套房子,准备让他们结婚安家。但尹先生的工作突然发生变动,女友不得已也在2008年5月来到西安。过了一段时间,两个人觉得不对劲了——咸阳的那套房子没人住,但贷款必须按时还,而两人在西安还需要租房子住。一来二去,反倒白白支出了些钱,尹先生和女友商量一番,索性决定在西安安家。2009年11月份,尹先生让父母卖掉了咸阳的房子,并于今年4月初在西安北郊龙首村附近选了套87平米的房子。

“我想在明年初结婚,毕竟我和女友年纪都不小了。之前说结婚还是有些犹豫的,因为在西安没有房子,总觉得是让她受委屈了,现在虽然只选了套中小户型的房,还要还贷款,可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栖息之地,心理上就觉得踏实。”相对于一些完全靠家里买房的80后们,尹先生显得很自豪:“无论是咸阳的那套房子,还是现在我们买的,都是由我们自己承担的。我们都有工作、收入,自然也有能力还贷款。如果连这点都做不到,以后怎么养老人和孩子呢?”

在买房的“80后”群体中,像尹先生这样自己承担房款的并不多,多数都是父母出首付,自己付月供。

发表于2012-08-10

“量财而行”

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不少80后,以及一些父母在婚房的选择上,盲目攀比,盲目追求舒适,要求买大户型、买好地段,甚至提出“没有房子就不结婚”等,结果导致住大婚房舒适,但贷款额巨大,月供超负荷,生活压力加大、质量下降。

杨东朗教授指出,婚姻的本质是两个人的感情,两情相悦走在一起,房子是它的外在条件,应该是属于锦上添花。如果你们的感情好,这是锦,有了房子则是花,不应将其视为必要条件。所以对于已经准备买房的80后来说,不要想着一步到位,这个年纪的人一般进入社会不久,往往经济实力有限,虽说家里可以提供帮助,但一手打拼来的天下和别人给的,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这对于增强一个人的责任感和上进心尤为重要。所以,购房梦不一定做得太满,选择新婚房,还是要以两人的经济条件和居住实用性为标准。

发表于2012-08-10

先婚

在高房价的压力下,一些“80后”准新人却开始转变思想,选择暂不买房,“先婚后房”逐渐成为潮流。

徐先生 28岁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小徐在西安市新城区一事业单位上班,已经工作三年,年收入大约有两三万元。因父母早已下岗,家庭条件不是很好,小徐平时很节俭,从不乱花钱,除了必要的吃饭、买衣服等生活开支,发了工资总是存起来,这样三年下来,他的存款已经有五六万元。去年,小徐经人介绍谈了个女朋友,经过一年多的相处,彼此感觉都很好,有了谈婚论嫁的打算,也就有了买不买房的烦恼。小徐告诉记者,如果不买房,觉得委屈了女朋友,可是如果买房的话,现在房价这么高,自己有很大的压力。“家里的情况自己很清楚,父母肯定没钱资助我买房的。我有一些存款,再向亲戚朋友借一些,筹齐首付的钱应该没问题。可是,现在我们既然打算结婚了,拍婚纱照、摆酒席等结婚花费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如果现在买房子的话,就暂时没钱结婚了。”经过商量,两人决定先不买房。小徐女友的父亲对记者说:“现在房价那么高,年轻人买不起房是正常的。作为父母只要孩子们能过得舒心,负担少些,结婚后可以先住我们这边过渡一下,等以后有钱了再买房子也不迟。再说和他们住在一起,也好相互有个照应,热闹!”

发表于2012-08-10

刘女士 27岁 资料员

用小刘的话来形容她自己的状况,就像某本杂志上说的“当我们不能挣钱的时候,房子是分的,当我们能挣钱的时候,却发现房子已经买不起了。”她和男友相识一年多,两人感情稳定,本打算买了房子后就结婚,但实际情况却打乱了他们。

小刘的男友在西安某企业任职,一月薪金2500元左右。而她,在一家小公司做资料员,一月薪金不超过1300元。光看薪水总和,如果不买房子,他们的生活水平在西安也算“中等”了。可他们两人都是从周边县城里考大学到西安工作的。他们不忍心用父母毕生的积蓄来为他们买房子。两人都希望能自立构建自己的家。

今年年初,小刘和男友决定买房。但看了一圈后发现,市区近郊但凡交通方便一些、居住环境好点的楼盘房价都高得离谱。好一点的小区,均价每平方米5300元以上。一套两居室的房子,总价起码也要50万左右。对于他们不仅是高额的首付,还有每月的贷款月供。这就意味着,要做很长一段时间的房奴。于是他们把目光转移到了郊区,但远点的不是交通不方便,就是还在打地基的期房,价格也不便宜。

最后,两人抓住了买经济适用房这一根“救命稻草”。小刘同学所在的单位要在近郊建经济适用房,据说每平方米3000元,户型也可以,很符合他们的要求,但目前西安市的经济适用房申请要求中有一条死规定,必须是本地户口的居民才能申请。而小刘自己的户口却不是西安的,只有其男友才是。于是他们两人商量:“咱们去领证吧,越快越好!”就这样,他们改变了先买房后结婚的观念。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西安像徐先生、刘女士一样,先结婚再买房的人越来越多。他们有的选择先租房,根据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习惯来选择住处,婚后节衣缩食,攒足积蓄,等待房价适宜时再买房。有的等着经济适用房,希望可以排号买到一套价格合理的房子。这就应运而生了80后的买房新观念:“要买房,先结婚”。

发表于2012-08-10

“条条道路通罗马”

张宝通教授认为,处于创业阶段的年轻人往往经济实力有限,虽说办喜事家里可以提供不小的帮助,但对于买房置业来说总还是杯水车薪,因此80后的准新人,没必要非新房不买,租房、二手房均可作为其过渡房的选择。准备结婚的“80后”小两口,如果经济条件所限,却又迫切希望能有自己的一方小天地,一般可以将房子价位适中,周边环境、物业管理情况较好的二手房作为自己的选择。如果两个人的工作都还不够稳定,租房就不失为一种比较实际的选择。

发表于2012-08-10
大多数家境殷实的女孩反而不太看重男方的住房条件,也多半不会在房子面前放弃真爱。她们的生活条件决定了她们的价值观,找自己最爱的,其他的咱不缺。可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恋爱和婚姻也会充分体现。
发表于2012-08-10
丈母娘“没房不嫁女”的观点反应上一代人的补偿心理。

没有母亲不希望自己的女儿幸福富足,但如果非要跟准女婿有房没房较劲,其根本原因可能是对自己当年出嫁时条件不称心的补偿心理。越看重什么,强求什么,越说明自己缺乏什么。

发表于2012-08-10
人的需要可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五个层次是由低到高逐级形成并得以满足的,住房是属于安全感的需求范围内的。一般说来,层次越低的需要力量就越强;可见,结婚前有没有属于自己的房的确是会影响到个体的幸福感体验。
上一页|1|2|上一页
/2页